查看原文
其他

那些到了美国所感受到的“文化冲击”,着实令国人有些震惊!

Taola 北美移民指南 2024年10月07日 00:10
撰稿 Taola | 排版 Nina | 校对 Az


虽然可能以前你可能经常在Tiktok等各种社媒平台刷短视频,美剧也没少看,但在来到美国并亲身经历那些“迷惑行为”,真的会对文化的差异有更深切的体会。


刚到美国的新人,往往都会经历一波“文化冲击”。我们一起来看看,有哪些事情是让我们“不理解”甚至觉得“很迷惑”的吧!


我付的钱怎么比标签价格贵这么多?!



在国内时候,很少有“小费”这么一说,最多也就是早高级餐厅就餐等会遇到付个服务费。不过日常打车、住宿、吃饭几乎都不会有人给小费。虽然叫个外卖、打个滴滴也有打赏选项,但因为并不是必选项,很多人会选择直接略过。


可是到了美国,不给小费在很多约定俗成的场合已经被视为是一种无礼行为。比如理发师、美甲师、送货司机和其他服务人员,人们都是要在被“服务”之后给小费的。外出就餐的话,通常也要在账单金额以外,额外给出15%~22%作为小费。


还有和国内不同的一点是,美国的很多税也是不含在价签的金额里的!比如看好价签上写着$49.95的东西,拿$50的钞票去结账,结果发现钱不够,因为根据各州税率不同,还得加税呐!


这种付款时比眼睛看到的价格更贵的心痛感,确实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。


令我们难以换算的英制度量单位



在国内,人们从小早早就适应了公制单位,虽说像“斤”、“英镑”这样的简单度量单位的换算很好让人适应,但美国其他一些的英制单位换算就真的让人头大了


比如最常用的英里、码、华氏度以及盎司等等的度量单位,估计早早统一度量衡的秦始皇听了绝对不答应。(小编是经常需要单位换算器来换成公里、厘米、摄氏度和克,才能理解)


但是生活中无论是闲聊还是看新闻媒体里的报道,大都会提到的是英制单位,所以来到美国的我们必须学着适应。当然也有例外,STEM学科的学生通常接受的会更快一些。

白水不加冰像“犯法”了一样



全球大多数其他国家,通常情况下餐厅提供的是室温水,当然,除了一些热带国家也许食客默认情况下会加冰。但在美国就有点不同了,美国人甚至会觉得喝不加冰的水才是“迷惑行为”。


所以预与其让他们给咱生疏地调制温度适宜的水,不如就要热水,然后自己加冰。虽然,可能,就是说要热水的行为同样也有些令老美们“迷惑”...

到底怎么回答how are you?



来到美国后,无论是碰见熟人还是随便的路人,总会迎头“撞上”那句让人不知所措的how are you,尤其要是遇到那种只有一面之缘也热情洋溢的e人,真的容易尬在原地。



然而,习惯了之后就会发现,这其实真的就是随口一问,没人期待得到一份深思熟虑的长篇大论。你无需告知对方自己的课程多累心,也不用说天气多糟糕,只需要简单地回答“Good, how are you?”,对方再回个“Good”之类的,就是日常打招呼中一个完美回合了。


想程度深一点,可以用“Have a good one”作结。如果真的往后唠的话,美国人反倒会客套起来,和你聊吃喝玩乐的一切,然后回表现出极大的兴趣。不过这样可能就会让初来乍到的国人觉得情绪负担略重。

美国人似乎不太在乎淋雨



刚到美国那阵,一到下雨天就急吼吼满包掏伞,但真打上伞后才会注意到,身旁的老外们都闲庭信步依然故我,就那么淋着,象征性挡挡头发都算不错了。



至于原因?这的确要待久了才能有所体会,美国小雨不用打伞,大雨打了没用。


所以要么就是不论多大全淋湿了也无所谓了,要么就是几步路而已就回车里了,穿个冲锋衣就是对雨水最大的尊重了,天气再恶劣尽量不出门就是啦~


仔细想想,老外们要是愿意费事穿雨衣的话那店里大把冲锋衣是怎么火的呢?

鞋可以穿上床,袜子可以踩下地



看多了美剧的人都知道,美国人经常穿着鞋子就上床了。其实穿鞋上床这事儿。还真不是小鬼当家在恶搞,美国人真的很随性就穿鞋到处躺,甚至还有穿着鞋盖被子的


来到美国后的你,是否还遇见过他美国人用洗衣机来洗鞋...然后再洗其他的衣物...



总之,习惯就好,美国人大多数人真的没有洁癖,再加上老外习惯早晨出门之前洗澡,所以晚上回家床上被子里有多脏可能也就不那么在乎了。


环保口号一堆,没多少能落实



蓝州们各种环保法案排着队当急先锋,恨不得为人类的未来福祉考虑到了几百年以后,但就是现实之中,违和的地方也实在不少。


例如,写字楼里不管有没有加班也灯火通明,空调恨不得直接开到最大,大夏天门口路过一下也要冻得打哆嗦;看起来完好的食物直接网垃圾箱丢,有的甚至可能单纯因为果实长得丑了些...


怪不得美国homeless咋都能活下去,看来饿肚子总是不至于的。单从这方面来看,美国真不愧是物质极大丰富了N多年,“惯”出来的。



“一起出去吃”的意思,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样



美国人如果和你说一起出去吃,有时真的可能只是各点各的,然后一起吃而已


所以和美国人一起去吃中餐的话,如果老外纷纷点了宫保鸡丁之类肉菜,咱也别傻乎乎补漏最后选个蔬菜,不然别人环抱着碟子感叹菜量大的时候,咱再说大家一起都尝尝,多少就有点尴尬了。


没点特殊忌口都跟不上潮流



可能很多人出国前都没听说过身边有谁对什么食物过敏,偶尔有个桃毛、芒果、海鲜过敏之类的已经算新鲜了。


到美国可就不一样了,小孩子们各种过敏,咱就说单单花生这一种食物,就能放倒一片


在美国集体聚餐的话,很可能出现一个素食过敏、一个生酮过敏、一个海鲜过敏,一个麸质过敏,还有一个有宗教习俗情况。这样只会留下原本准备让老外尝尝面筋(麸质本麸)的你,大脑一片空白。



会员应开尽开



早些年,国内的版权意识还不是很强的时候,免费资源轻松能够找到。但在美国,听歌要开会员、亚马逊要开会员、看新闻网站的会员要开,Netflix、Disney plus、Hulu也是能开尽开。


尊重版权,原也无可厚非。但在国内习惯了搜搜网盘的我们,一看到大家为虚拟的会员花这么多钱,还月月续费,真的有被震惊到。不过久而久之,自己的消费观也跟着产生了变化,主打一个该开开。


其实,文化冲击(cultural shock)是适应不同国家风土人情绕不开的一个过程,无论喜欢与否,其中差异的部分都是能帮助人们拓宽视野的机会。


生活也许会因此变得全新而不同,让自己见识到未曾想象过的可能性,其实也很迷人。


你刚到美国时候

有哪些令你震惊或者意外的文化风俗吗?

期待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一下~


End




Ref参考文献:

https://www.columbiaspectator.com/spectrum/2022/05/06/20-differences-that-may-leave-you-with-culture-shock-when-moving-to-the-united-states/


本平台原创内容
未经授权,谢绝公众号商业转载!

 华人在美看牙的“硬核”生存法
吓坏了!一打开自己BOA银行账户,余额竟然为0美元!

可直接点击以下公号名称进行关注: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北美移民指南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选择留言身份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